遇到问题 一旦停止抱怨
能让自己从情绪中“跳”出来
放下 接受自己的情绪
进入到一种平和 平静的状态中
好的教育才能切实发生
——题记
为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意识
和自我调节能力
提升幼儿教师责任感
培养乐观进取 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
8月12日 幼儿园教师在
长春南湖实验中海小学聆听了
东北师范大学盖笑松教授的
专题讲座《教师的情绪修养》
盖笑松简介: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博士生导师。
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专委会委员,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学会理事长。
盖笑松教授在培训中
强调了“注意控制和自我觉察”
在教师情绪修养提升中的重要作用
他用生动的例子告诉我们
要在专心吃饭、专心呼吸、专心走路
等方面保持“注意控制”
现场,他与全体教师互动
从“匀、慢、细、长”的呼吸练习
到身体动作的自我观察
变换不同的场景
进行一系列的冥想体验
在这种意境下
老师们的身心得到了最大的放松
盖笑松教授针对
幼儿教育也有其独到见解
他指出在幼儿教育中
要支持幼儿的“自主成长”
也就是作为幼师要努力
知道孩子想做什么
或者努力创造一个丰富的环境
“诱导”孩子想做点什么
然后鼓励孩子去做他想做的事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
无法继续进行时
老师能给予支持、帮助
让孩子胜任它
盖笑松教授还认为
作为幼师也要善于成全幼儿的愿望
让幼儿在独立实现自己愿望的过程中
能生成计划性、自主性、能动性
童年最深奥的秘密在于
孩子不是被成人教成大人的
而是自己吸收养分去长成大人的
教育应该提供有营养的环境
只有在鼓励自由的环境里
孩子才能真正地长大
聆听了盖笑松教授的讲座
教师们受益匪浅
希望我园教师将
培训中的所学、所感
运用到日常教育中
为孩子们创造更美好的童年
正如盖笑松教授所说 应该
“支持幼儿的自主成长”
我们一直以来坚持
“为孩子的成长留白”的理念
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多可能
就像在一个下雨天
孩子们一时兴起
穿上雨衣来到户外
酣畅淋漓地感受雨带来的快乐
几个小朋友还提议开展“集雨水”活动
在老师的带领下
肆意享受着童年的快乐
户外活动时
孩子们被地上的昆虫天牛吸引
“它的触角为什么这么长?”
“老师 我想和天牛做朋友
你给我讲讲天牛的故事吧”......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一节昆虫主题自然观察课
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我们常认为一份所谓的
好的师生关系
好的师生互动
并不是设计好的
而是我们鼓励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是我们对孩子的诉求有所回应
是当一个问题来临
我们沉下 慢慢来解决
让孩子感受到对她的关爱一直在
如此一切好的教育都会
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热爱孩子
就是以满满的爱心滋润孩子
以热情感染孩子 以耐心陪伴孩子
致力于“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让孩子的笑声传得更远
让孩子的思维变得奇妙
有人说,幼师是一份
既平凡又不平凡的职业
平凡的是,我们和所有老师一样
照顾孩子的生活
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游戏
教会他们人生的道理
不平凡的是,如果一个老师
热爱生活、热爱孩子
愿意跟孩子们一起
成为生活“享用者”
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作为幼儿教师
我们努力给予孩子们
足够的爱与关怀
因为我们坚信
幸福的童年 能治愈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