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小学附属幼儿园】东北师大学前教育学院院长王萍为我园家长做《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培训

首页 >育儿分享 > 【中海小学附属幼儿园】东北师大学前教育学院院长王萍为我园家长做《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培训

【中海小学附属幼儿园】

东北师大学前教育学院院长王萍为我园家长做《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培训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题记

       我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对孩子来说,儿时养成的好习惯,对他的一生都有决定性的意义。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踏上这一神圣而又责任重大的教育之旅。为了更好地促进家园共育,11月16日,我园特邀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王萍院长为家长开展了一场题为《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的讲座。


   王萍教授简介: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吉林省科学育儿指导中心副理事长。主持教育部、省多项课题,如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幼儿园有效实施区域活动的策略研究》;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城市小区配套普惠民办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吉林省政府委托项目《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现状》等。在《学前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等CSSCI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及设计》等二十几部著作与教材。

                                 

     活动伊始,王萍院长亲切的笑容、动听的话语,迅速拉近了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培训中,王萍院长通过生动、详实的案例,围绕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分享了经验与方法,家长们受益良多。

    王萍院长由浅入深地为家长们解读习惯形成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被动阶段(0—7天左右);第二阶段为主动阶段(7—21天左右);第三阶段为自动阶段(21—90天左右)。

   那么,如何进行习惯的培养?王萍院长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认识某个习惯的重要性,提出目标;二是确立具体的行为规范,把习惯内容具体化为日常行为;三是确立榜样,学习榜样的行为;四是持之以恒的训练,进行行为强化;五是对行为进行评估和引导,矫正不良行为;六是形成良好的集体风尚,转化为集体行为。

    此外,王萍院长强调,家长们的以身作则、教育一致、积极鼓励与持之以恒都能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身体锻炼习惯和自我管理习惯。

     家长们认真聆听,用心记录,就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困惑与教授积极探讨,并表示希望与幼儿园携手共育,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油罐理论认为:“父母想当孩子的加油站,自己要先加满油。自己的生命丰盛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生导师。”

     王萍院长的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听课家长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我园毕业生宋祥瑞的妈妈也来到培训现场分享育儿心得。作为大学教师和两个分别处于初中和小学阶段孩子的妈妈,她结合自身的教育实例,为家长们带来了诸多中肯且实用的建议。宋祥瑞的妈妈说,她遇到的很多高三学生和大学生在基于兴趣之上的学习和发展才能长久,并以亲身经历向家长们传递这样一个理念:“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尊重孩子天性发展,这关乎孩子长远发展。作为家长要帮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以更饱满的状态面对生活。只有通过科学的引导、耐心的陪伴以及恰当的培养方案,才能让孩子在成长道路上更好地发挥潜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执着地栽培自己,让自己与孩子一起成长。相信大家通过在不断学习中,都能把“家长”这个角色扮演得更好。习惯是健康人格的基石,它主宰人生、决定命运。而我们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将成为孩子们学习之路的助力。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用心去爱,家校联手,孩子们一定能够成为拥有良好习惯、健康人格和幸福人生的优秀孩子!

返回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