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往直前 “帅”先垂范——记刘永伟老师
“永”往直前 “帅”先垂范
——记刘永伟老师
原任吉大附中数学年级备课组组长,实验班班主任,吉林省科研骨干教师,市骨干教师,长春市优秀班主任,中考命题库成员,人教社数字教育研究院数学教学实践专家,全国初中数学优质课一等奖,东北地区数学优质课一等奖,并获“十佳优质课”。
座右铭:态度决定一切!
吾爱吾师
他陪我走过最艰难的时光
伴我把痛苦化成力量, 熬出回甘
也是这样的季节,去年的我和五班和刘大帅相遇了。高高瘦瘦的身影,笔挺的西装,永远比不明白的“小心心”,这就是我们的“刘大帅”。初见的那一面,十分平常,那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就是眼前的这个人,会陪我走过最艰难的时光,会伴我,把痛苦化成力量, 熬出回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大帅正是以那一份师者的严谨认真,把不可能一步步变成了可能。我记得大帅在黑板上画图时的分毫不让,记得在让我们讲解自主分析试题时的“追根溯源”,记得每次的数学考卷上会留下他在批改证明题时一步步推敲的笔迹。
初三这一年,我除了最开始上过一段时间的物理课外班外,我没有参加过任何的补习班,在学习上有任何困难我都是求助于我的老师们。例如我的数学,在初三上学期,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是很好,对于每次月考,数学最后的两道题做的总是磕磕绊绊,22分也就是能得到16分左右,那时看着一帆、小栗、大泽峰等同学的这两道题都比我高出几分,我也很是着急,这个时候大帅来了,“金子,你看这步是不是不合适”、“金子,你看这个题是不是还应该有其他情况”……他从来不直接给我讲这个题是怎么做的,而是启发我自己去思考,每一道题都是直到最后才帮我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是去年的寒假,在别的同学都在跑各个补习班的时候,我就是按照大帅给我的规划自己独自在家里学习,每一天都会把我的各科在学习上遇到的困惑利用妈妈的微信传递给每一位老师,然后老师们给我解答。数学题自然是每一天都是大帅在给我解惑,那时,每天的两道压轴题最后一问的大帅的详解让我受益匪浅!
即使现在,我也总会记得这句话:“金子你看这步是不是不合适”,普通的叮咛却已深入骨髓,变成永远相伴的习惯。我中考数学117.5分,听大帅说,中考五万多考生,我中考数学成绩排在了124名,没给大帅丢脸!当然我们班在中考中,数学成绩更没给大帅丢脸,栗允琦和杨珺博中考数学成绩是119分,傲视群雄,今年中考数学题特别难的情况下,我们班级的中考数学平均分是113分。
大帅如果只是老师,我不会记得那么多故事,他对我们五班所有的孩子真的是亦师亦友。
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似乎比去年来得早。看到高中校园中白茫茫的操场,我忽然想知道大帅有没有和他现在的孩子们一起打过一场雪仗。我人生中的第一场雪仗,就是和刘大帅和五班在南湖的操场上打的。当初的我,没打过雪仗,天真的以为打雪仗和雪中漫步没什么分别。正在大雪中吟诵“天与云与山与雪,上下一白”的我,听到大帅喊得一声“小金子”而回头,被猝不及防的拍了一脸雪。算是就此懂得了雪仗的真谛,很快便玩得不亦乐乎。那天大雪茫茫,所有人,都在雪中失了形状。当然,最后的结果便是大帅引起公愤, 被大家齐力埋在雪中。因为中考的无形压力而变得异常烦躁的我们在雪中的操场上肆意的奔跑,他的笑声,我们的笑声,溢满了整个操场。“从那以后,每一片雪,都成了有他们的雪, 每一片雪,伴着春暖花开。”
同过甘,当然也共过苦。初三那年,我遇到瓶颈期,成绩雪崩式下降,快速度的初三生活弄得我束手无策。但现在回想,不论时隔多久,我相信我都会记得,曾经的讲台边有过一个座位,是我的。那时班级的前几名是按周考成绩排座,自然,当时我的成绩,坐不到我想坐的位置,当时我低着头坐在那里,拼命咬着嘴唇,但眼泪还是断了线似的往下掉。这时有一个低低的声音:“金子,来,你把桌子搬到讲台旁边。”接着又说:“别哭了,老师相信你。”那天我把这句话端端正正的写在手心上,我这个爱哭鬼,从那以后,很少哭,因为我相信,流泪是对大帅的辜负。晚课时让同样处于瓶颈期的一帆,雨晴和我一起交流怎样渡过瓶颈期心得,互相勉励打气。黄昏时踏着夕阳,赶着一男跑步,为了中考体育测试再多拿几分;晚餐时,一边埋怨已经有些发胖的大泽峰吃的太多会影响到体育成绩,一边又把自己盘中的鸡腿夹到大泽锋的盘中。
就这样跌跌撞撞磕磕绊绊,我们走到了中考的面前。走进考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刘大帅和我们一起度过的每一天都清清楚楚的出现在我的眼前。考完中考后,有人问过我, 你怎么这么冷静自信都没有焦虑过没考好怎么办?因为在那一秒,我就是坚信啊。刘大帅吃了那么多苦,我吃了那么多苦,南湖所有人都尽了全力,凭什么考不好呢!认真生活, 追求完美的我们当然都会在生命的跑道上跑出自己的永恒啊。中考最后一科结束时,走出考场,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刘大帅穿着寓意吉祥的红色短袖也准备离开的背影,那三天刘大帅在各个考场间奔波,陪伴我们一直走到了初中生活的最后一刻。这么久,其实哪一天不是呢,刘大帅不永远都是这样吗?悄悄做好一切,担心我们的担心,快乐我们的快乐,却又不多说什么,但我知道,我们都知道,他从未相离,哪怕我们回头时看见的只是背影。
我记得,最后一节课下课时,我们所有人,起立,喊出了我们的告别:“刘大帅!刘大帅!你是我们的男神!你是我们的最爱!我们大家都爱你!!!”
中考,我们五班的33名学生没有辜负大帅,没有辜负五班每一位我们的恩师,听大帅说,五班中考平均分是619.8,试问,能有几个毕业班能做到?也正是五班的每一位师者的严谨认真,真的把不可能一步步变成了可能!
——2019届毕业生金雨晨
大帅比起老师
更像个哥们般的存在
他的陪伴总能给人
安全感和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
升入高中的我再忆起初中三年,愈发感叹大帅的好处来,又不禁为自己失去了这样的好处而颇感惋惜了。
最初我对于这一称呼颇不认同,直至后来才不得不承认此名实为不虚,其一,大帅身量高挑,所谓“一高遮百丑”,何况其人相貌在老师中也算担得住“帅”的美名,至于其二,大帅也的确是我们整个五班的大将军,我也只得收起一身青春的桀骜,乖乖听其号令。
其实说实话,大帅比起老师,更像个哥们般的存在,他的陪伴总能给人安全感和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记得初三时,体育考试如洪水猛兽向我们袭卷而来,我不是什么勇士,不是很敢直面惨淡的成绩和酸爽的痛感,一时间竟对体考是否如愿颇为怀疑,每天下午只能眼睁睁看着高一年级放学,身子同灵魂分离的迈动机械的步子。冬天很冷,我们这帮“青春活力”的大小伙子都不很吃得消,大帅却愣是坚持每天跟我们一起跑步,有时甚至还催我们说:“跑快点”。尽管我们总是笑他怎么不去跟男生跑,又嘲笑他只跑三圈的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也只是笑着,依旧是每天每天的跑,我们也明白的很,说归说,没一个不被他笨拙的坚持所激励,我从未感到自己的体育那么的有希望,谁的功劳不言而喻。
有一个大帅一样的班主任无疑是极幸福的,即使在初三最紧张的时期,他依然不忘要我们劳逸结合的放松。初三开学不久下了场雪,沸沸扬扬,我们望着洁白的操场兴叹,那简直比不需要周考还有吸引力的白色毯子就在我眼前回荡,我们甚至撺掇好了计划,可惜没能实施,因为大帅竟出乎意料的答应的坦荡,回答之前他还故意卖关子,实则早已申请好了课间的雪仗,其他班连艳羡的份也没有,我们便已踏好了第一个脚印,毫无顾忌的撒欢了,就连这种时候大帅也不忘“深入基层群众”,全班被他打了个遍之后,他果然尝了被埋在雪地里的恶果,然而他自己却很乐似的,毫无负担,连身上大块的雪迹也不去管,这让后来在帽子里翻出一块冰的我倒没法子责怪了。
初三是像大海里的沙子,抓不住时便溜走了,瓶颈却来势汹汹,毫不顾忌喘不上气的我,到初三的后半期,我的成绩简直跳崖式下降,惊心动魄到无以复加,这无异使我灰心不少。后来想,大帅也是为我操碎了心吧,我只知那个学期的谈话不下七八次,有时成绩依然难过的没法看,我却多了一份相信,大帅的良苦用心,我定能不负使命。
对我,陪伴是他,感动是他,操劳是他,在路上,我已走了太远太远,所幸有你,伴我心之所向,披靡以当。
想一想,开篇所言实为胡话,这样的好处,不尽,不竭,只要需要,他永远在那里,喊着“大傻丫头”,笑着来拥抱这个从心里敬他,爱他的孩子。
——2019届毕业生王禹晴
英雄相惜
“永”往直前 “帅”先垂范
长春南湖实验中学教师 张伟
提到刘永伟老师,大家都喜欢亲切地称他“刘大帅”,一是因为是人长得帅,除此之外,“帅”还有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内涵。
一.“帅”在高度
还记得在成绩分析会上对班级、对学生发展的长远规划,还记得在班级任课教师会议上对各学科任务的科学安排,还记得把曾经优秀学子的成功案例和孩子们分享。
二.“帅”在速度
记得从接班到毕业只有短短九个月的时间,记得他用最快的速度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记得他用最快的速度提高学生的成绩,记得他用最快的速度和学生们建立了不一般的师生情谊。
三.“帅”在精度
一例为证:“数学的瓶颈出在哪儿?情绪的反常源自哪儿?各科成绩的波动又是为何?”还记得他和王禹晴谈话的这些细节,还记得他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孩子的脸上又重现灿烂的笑容。
四.“帅”在温度
还记得他精心布置的班级励志墙,还记得冬天里的热水、夏天里的雪糕,还记得名人饭店的自助美食,还记得操场上的堆雪人打雪仗。
五.“帅”在厚度
“大帅”学识的厚度、人格的厚重如同一本厚厚的书,不仅经得住品读,也给弟子们指引前行的路。
羡慕孩子们遇到如此良师,庆幸自己遇到这样战友。
家长心声
他是可爱、可亲、可敬的好老师
初识时只觉得他如此可爱。
每天最期待的,就是班级群里的点滴照片——月考后请优秀小组吃自助的笑容,晚间跟着孩子一起跑步的身影,夏日里切西瓜亲手送出的温柔,在小南湖俯身对鸟说话的憨态,边盘串边说教的神气……
记得有一个下大雪的冬日,手机滴滴响的下午,班级群里突然弹出了一组照片。孩子们在操场上打雪仗,漫天的白雪在飞舞,一张张红扑扑的脸上都洋溢着雀跃。其中有一张照片是刘老师倒在地上,缩成个大球,满身是雪。孩子们围在身边,开心地笑,甚至还有不安分的还在向他扬雪。后来女儿回来说,刘老师偷偷带他们出来的,其他班在楼上都眼红坏了!那骄傲又兴奋的神色,现在我也仍记得!
刘大帅与李晶老师一起创建了“漂流日记”,每天由一位同学写一段日记。日积月累,汇成了一本青春,独属于神奇五班的青春。“漂流日记”记录了孩子们的苦乐与成长。每一页都有各自的精心,每一字都有认真的心情,一笔一划之间,述说着深深的眷恋,描绘了日日的温暖。而今看来,这简直就是最英明的决定不过了。
熟识后便觉得他如此可亲。
想起那时,大帅刚刚走马上任,精心为家长们准备了一份礼物——邀请了上届优秀学生的家长。请她分享优秀学生的成长过程,交流如何做好初三的家长。这于我无疑是一颗定心丸,平抚了那时的浮躁急切,实是受益良多。榜样的力量,让我更加清晰地知道,优秀学生的背后,注定离不开优秀家长的支持、优秀家庭的熏陶,也更坚定了我的决心,与孩子共进退同成长的信念。
让人最为感动的是他的关心。有次女儿学习心态出现问题,难以调整,成绩一下就出了前十。那段时间,几乎是最黑暗的时期了,无论是于我还是于她。多亏了刘老师不断地鼓励与引导,多次约谈,甚至介绍了专业的心理医生,只为让她重拾信心。那次考试的成绩出来,排名第二。刘老师第一时间就给我发微信,兴奋地告诉我,“孩子的状态终于找回来了!“简单的几个字,声音里却夹杂着颤抖的喜悦。那一刻,如释重负之感涌上心头,回味着涕零之情。
而今更觉得他如此可敬。
回忆起那短暂的一年,想起晚自习时他工作的落寞背影,想起与孩子们一起奋斗的坚毅眼神,想起他那把每个学生宠作自己孩子一样的心。
感激敬爱之情,无以言表。
唯愿您一如既往的帅下去。
——王一帆妈妈
他是孩子们的恩师
更是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
说起“刘大帅”,对于南湖实验第一届毕业班神奇五班的同学们来说,那既是他们的恩师,也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他就是刘永伟老师。
为啥被老师和同学们亲切的称呼为“刘大帅”?因为人如其名,不仅个子高,人长得帅,讲课时的风采更加帅。他业务精湛,讲课时妙语连珠,谈笑间难题迎刃而解,在南湖实验颇受老师和学生们欢迎。
讲台上的刘大帅率真可爱、不拘一格,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到教学方法,都让人耳目一新。五班的这群孩子们,估计全校最思想活跃和调皮捣蛋的孩子都在这里,所以能够带领这样一个班级,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刘大帅作为班级的首席大帅,他用自己的智慧、耐心和爱心,不仅赢得了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而且全班所有的孩子,中考全部以优异的成绩都考入了自己理想的高中。
作为南湖实验第一届毕业生的班主任,背后必定是辛苦和操劳的,但是他总是在孩子们面前表现的云淡风清,因为他知道,对于初三的孩子,适当的放松不给他们压力才是最好的,他希望我们班的孩子们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个更好的前程。他每天和孩子们一起,早上比孩子们早到学校,晚上陪孩子们奋战到最后一刻。有时候,我们家长开玩笑的问他,你这样,媳妇能不能有意见呀,他幽默的笑着说,“我家孩子上大学了,我现在是‘空巢老人’,现在这帮孩子们更需要我呀”。冰心老人曾经说过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的确,刘老师付出的不仅仅是心血,更多的是爱。他把爱给了每一个孩子。课上,他是孩子们的数学老师,每一丝变化都牵着他们的心跳,课下,他又化身为交心的好朋友,遇到下雪天,他童心未泯,会像小孩一样追着孩子们打雪仗,孩子们被打后,联合起来把他按倒在了雪堆里,全身都是雪,孩子们欢快地笑着,其乐融融。
他总是用实际行动去激励孩子们,为了鼓励孩子们学习,他把班级同学分成了几个学习小组,每次月考排第一的小组,刘大帅都要亲自掏腰包请吃海鲜自助,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都希望下一次吃海鲜大餐的是自己的小组。为了中考体育不丢分,他每天亲自陪孩子们一起跑步,一起锻炼身体,朝夕相处的陪伴,最后换来了满意的答卷。
他总是告诉孩子们,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学习,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人的一生如果遇到一个好老师,就是一生的财富。孩子们有这样一位既风趣幽默,又热爱生活,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的好老师,给他们在青春年华里留下的都是快乐、热情和美好。
——曹惠泽家长
年级主任赞语
永伟“火”了
长春南湖实验中学年级主任刘瑞海
初三伊始,永伟入职,对他而言,工作环境陌生,学情陌生,怎一个难字了得。但是,永伟还是被选荐到班主任最前沿,终日见他愁云惨淡,凝眉思索,踽踽独行。一日相见,他掀起下唇,对我说:“哥,你看你把我折磨得”,只见其下牙床上齐排着三个大泡,白心周围是血色的红边,掺在一起犹如三个燃烧的火苗,剧痛可想而知。那一刻,我深深地了悟永伟真是上火了。
带班初期,面对着学生们缺乏目标,竞争力不强的现实,永伟想出奇策,将全班分成六个组,哪个组月考第一,老师请哪个组吃名人自助餐,一时间群情激荡。为了自助之殊遇,学生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考试已不再是折磨,而是一种挑战,甚至是一种期待。小组内的互帮互助实现了,学弱生的自我努力与修复实现了,营造班级学生氛围的目标实现了,望着走廊里摸着下巴,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进教室的学生,我洞悉了永伟自掏腰包,请学生自助的真实用意:他呀,这是在勾火!
初三中段,学生进入了疲惫期:倦怠、逆反、拖延、焦躁,各种问题接踵而至,永伟去班级前面振臂一呼:“打雪仗去,我自己一伙,所有同学一伙!”操场上便出现了这样的一幕,所有学生追着他打,雪团在他的后背、前胸、头上、腿上炸开,雪花飞溅,灿若银河,更有甚者,三个人搬着一个大雪球儿向他追来。见他张牙舞爪夺命狂奔,学生们在旁边笑成一只只麻花儿。望着操场上这一欢乐的场景,我知道永伟在给孩子撤火。
六月二十四日,2019届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之后,都离校复习去了,第二天下午,走廊里隐隐传来了口号声。走近一看,原来是永伟在教室前振振有词,学生们和着他的讲述振臂高呼,呼号后,他深情地翻出若干盒子,每个盒子里有一盏水晶灯闪烁,灯上刻着盈盈小字:“老刘爱你”。当永伟将每盏灯送到孩子手中时,学生们无不泪光闪耀,语声凝噎,教室里,亮起了紫的,蓝的,红的,黄的无数光点之际,我不禁为永伟动容,这是他在用自己最真的爱为学子点灯送行。
中考结束,他班成绩斐然,全班三十三人,三人630分以上,三十一人610分以上。一时间所有的光环赞誉加身,永伟成了南湖实验班主任队伍中的一尊大神,望着他憨厚又骄傲的笑容,我知道,这次永伟彻彻底底地“火”了。火成一道风景,一种希望,一种力量。世上的哪一团火,不是从小小的火苗开始,又有哪一团火不是在燃烧自己,点亮世界!
我的感悟
二十几年教学生涯的磨练,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这份职业的艰辛与高尚。在教育教学中,我一直秉承着真诚地热爱我的每一个学生,也一直都是这样做的,这让我在已经过去的教育生涯中收获颇多,就如刚刚毕业的南湖五班,33个孩子带着阳光,积极的状态都进入到自己向往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