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初中英语阅读策略的多元应用与实践
首页 成果展示 初中英语阅读策略的多元应用与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策略的多元应用与实践

2025/3/5 10:11:34

中学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阅读教学越来越突出阅读的实用性,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乐趣,这样的要求极大地拓展了阅读的范围。初中的英语学业考试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考试考查的重点放在了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上。而英语阅读策略English Reading Strategies正是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的重要工具。它是一系列有意识的思考和行为模式,它们被用来提高阅读理解、分析、批判和评估文本的能力。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们更有效地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理解内容、形成见解,并与文本进行互动。

长久以来,阅读教学都存在着一个误区,那就是将单词、语法、句型结构等知识作为教学重点。但在新课标中,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后,用这种教法不仅不能达到较高的教学目标,有时连简单的教学任务都无法顺利推进。对于这样的情况,该如何面对?笔者试图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结合元认知理论,对如何在英语的阅读教学中进行阅读策略教学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为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初中英语阅读的重要性

(一)发展英语技能的基础

阅读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发展英语听、说、写等技能的基础,对英语语感、词汇量、写作水平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1.增强语感,提高听说能力:阅读可以让学生直接迅速地感知和把握英语,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让英语的习惯植入记忆中。英语课文里有较大长句,能够较大程度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很多文章包含丰富的对话和描述,学生通过阅读这些内容,可以熟悉英语的语音、语调、节奏等,从而增强语感。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情境,这有助于他们在听说交流中更加自然地运用英语。

2.扩大词汇量,为写作积累素材:阅读是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英语新课标要求初中生需掌握15万词汇,单词积累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在阅读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的新词汇,通过上下文的语境线索和构词法等方式猜测词义,从而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此外,阅读还能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句型、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 Unit 12 Section B 2a - 2e 的阅读文章时,学生可以学到一些关于愚人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be fooled”“April Fool's Day”“trick”等,这些词汇和表达方式可以为他们的写作增添色彩。

3.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大量文献资料、文学作品用的都是英语,阅读这些材料可以使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八年级上册Unit5描写了Mickey Mouse的动画形象,Unit5课后活动介绍了中国传统人物花木兰,八上Unit7课文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阐释了科技的进步与设想,七年级下册大课文 A Weekend to Remember描绘了全家人在森林中遇蛇事件的惊险。由此可见,初中英语教材所使用的阅读材料一般会涵盖名人轶事、生活故事、幽默小品、历史故事等诸多内容。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内容生动,具有时代气息。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等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例如,在阅读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 2 Section B大课文和七下Unit1的志愿者招募短文时,学生可以了解到志愿者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考试重点与能力要求

初中英语学业考试中,对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深度以及答题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阅读大量的文章,这就要求他们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如略读、找读等,能够迅速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和关键信息。另一方面,学生还需要具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够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推理作者的意图、理解隐含的意义等。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中考模拟试卷中,阅读理解部分通常包括多篇不同题材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学生在答题时,首先需要运用略读策略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致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运用找读策略在文章中查找具体的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对于一些需要推理判断的题目,学生则需要结合文章的上下文,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此类文章的阅读,对于学生的写作也大有裨益,包括八上Unit9的邀请函写作,是中考小作文的考查重点。

此外,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目还常常涉及对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方面的考查。学生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准确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和复杂句子,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八年级上册Unit3,Unit4和Unit10是非常典型的语法型重点单元,对于学生的语法学习与积累的要求会更高,单元间的连贯性也较强。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注重词汇和语法的积累,还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初中英语学业考试的重点和能力要求的变化,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深度,以适应考试的要求。同时,学生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运用各种阅读策略,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初中英语阅读策略在人教版教材课堂案例中的应用

1.引入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上好阅读课的前提,是精心设计新课的情景导入,把学生引入特定的英语语言情境中。教师在阅读前要针对学生的兴趣,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精心设计出创设一定的情境,入境生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运用相关英语阅读策略,学生们就像是成为了一名侦探。通过线索(上下文、图片、标题)来预测故事的发展,通过线索来预测案件的走向。这让学生在阅读时充满好奇和兴奋,每翻一页都可能是一个新发现。

在进行英文课本的文章阅读时,笔者的新课导入设计是以照片的形式展现出自己孩子的爱好,将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中。在有趣的展示中,将新词、生词展示,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在探索中学习了新的词汇,如学习《英语(新目标)Go for it》九年级 Unit 10 Section A 3a的阅读文章时,笔者的情境引入是复习前一课“Tina's bad morning”,通过自己的“terrible morning”: This morning I overslept, but I didn't go to work late. I got up and brushed my teeth quickly. Then I ran off to the bus stop. Unluckily, by the time I got there, the bus had already left. I was afraid I couldn't get to school on time. At that moment my workmate Mr. Long came by in his car. He gave me a ride. By the time I got to the classroom, the bell was ringing. I only just made it to the classroom.在这个情景中,不仅复习了前面学习的知识,也让学生理解了新词汇,为学生的顺利阅读打下了基础。

2.读前活动,引出课文新鲜词汇

读前活动是英语阅读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阅读前让学生自主预习,教师加以引导,为学习新课文做情感、知识等方面的准备。引导学生浏览全篇,根据插图、标题等各方面直观信息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渴望阅读,从内心想去阅读,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通过有效的课前活动,学生对旧知识也进行了一定的复习,对新知识进行了预习,可以加深对新词汇的理解。 此时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让学生们成为探险家,勇敢地探索未知的领域。尽管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文本,但有了策略,学生们就像有了指南针一样,找到方向,理解作者的意图,发现文本的深层含义。

以九年级教材 Unit 12 Section B 2a - 2e 的课程设计为例,笔者设计多重课堂阅读步骤,引导孩子们深层次思考。通过视频和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话题。

教师在课堂开始播放了一段与愚人节相关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提出问题“Have you ever fooled others? Or have you ever been fooled by others?”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愚人节的经历,复习旧知识。然后展示一些愚人节的图片,如人们被恶作剧后的惊讶表情、有趣的愚人节道具等,让学生猜测可能发生的故事,从而引入新话题。

此外,在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1 Section A 3a - 3c 的教学中,也可以运用 scanning 阅读策略和思维导图。例如,在学习《鲁滨逊漂流记》相关内容时,通过听故事、猜书名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提出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问题,如作者是谁、什么时候写的、主要人物是谁、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岛上生活了多久等,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回答,为进一步阅读做准备。预测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如他可能用工具建造小房子、用枪射击动物或食人肉者、在树上做标记、制作小船等。

3.循序阅读,活动步骤精心设计

阅读活动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不同层次,循序渐进。每个层次有不同的教学目标:略读——把握文脉;寻读——关注体裁;精读——捕捉细节;讨论——吸取精华。在课堂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教师在教学情境中对文章的结构、体裁、内容、语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其他知识技巧的掌握打下基础。

①略读——把握文脉

略读是在有限的时间里,略过无关信息,提取有效信息的阅读方法。略读对阅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信息的海洋中,阅读策略可以成为学生的航海图和罗盘。帮助在浩瀚的文本中找到方向,避免迷失,快速到达目的地。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基础语言知识的同时,必须有效的培养学生对英文课本全文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文章整体的大意分析掌握能力。像当前《英语 (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上册 Unit 8 里的课文 "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s?",学生只需要略读全文即可,可以把各段概括为 scientist, robots 和in the future。

②寻读——关注体裁

寻读通常是学生有目的性的阅读,要求在短时间内大量的资料中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特定信息。寻读能够寻找出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关键信息。既要求速度,又要求准确。初中英语课文里的阅读材料内容较多,可以是叙事内容,也可以是商业性广告甚至还有一些是时事新闻。

在英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英文材料的总结与分析能力。找出不同文体文本的格式、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寻找出主题句、关键点等信息,把握作者的谋篇布局思路,总结概括文本大意,此时阅读策略的使用可以帮助构建知识的大厦。每一部分的词汇和信息都需要精确地放置,确保理解的稳固与精确。

以九年级教材 Unit 12 Section B 2a - 2e 的课程设计为例,采用不同阅读方法,如快速阅读匹配段落大意、带着问题定位文章找答案、判断句子正误等,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首先,教师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然后将文章的段落与给出的主要内容进行匹配。学生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浏览文章,抓住关键信息,确定每个段落的大意。例如,学生们通过快速阅读,将第一段与“An introduction to April Fool’s Day”相匹配,将第二段与“Examples of funny stories that happened on April Fool’s Day”相匹配等。接着,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定位文章找答案。比如,“Where does April Fool’s Day celebration take place? What do people do on April Fool’s Day?”“When was the man fooled? What joke did he believe?”等问题,引导学生在文章中仔细寻找答案,培养他们有目的地阅读的能力。最后,教师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判断其正误。例如,“A TV famous star invited his girlfriend onto his show. T”“He asked her to marry him but she refused (she really wanted to get married). F”等句子,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提高他们对文章细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③精读——捕捉细节

学生通过略读、寻读对全文有大致了解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精读。英语课堂教学的要点是对英文课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可以通过对文章的反复理解,进一步加强掌握英文课本的要点,学生在学习英文课文时,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课堂问题的思考与回答,进一步融入课本情境,加深对英文课文的理解。笔者设计了下面的表格,学生在阅读八上U10大课文时将把表格进一步完善。

学生在阅读时对照表格,通过填写表格,可以更深地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掌握了词汇、语法、结构等技巧,也为英文写作积下了较多的句型与词汇,有效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此时阅读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们培育词汇的花园。通过策略来识别和理解新词汇,就像园丁精心照料植物,让它们茁壮成长。

④讨论——分享观点

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成为宝藏猎人,结伴而行,在文本中寻找隐藏的知识。每一篇阅读材料都可能隐藏着宝贵的信息,策略就是寻宝图,指引学生发现它们。

以九年级教材 Unit 12 Section B 2a - 2e 的课程设计为例,教师提出问题“Which one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believable and which is the least believable? Discuss with your group member and give your reasons with the supporting details.”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章中四个愚人节故事的可信度的看法,并给出理由和具体细节。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愚人节恶作剧的规则,提出问题“What are the rules of playing tricks on others? Tell us your opinions.”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如“Tricks should be light-hearted and funny.”“They should not hurt anyone.”等。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在玩恶作剧时要注意适度和尊重他人。最后,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愚人节趣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范例,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有趣故事。学生们在分享故事的过程中,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也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4.利用信号,分析篇章明确结构

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衔接与连贯分析:语篇中的衔接手段如词汇衔接、语法衔接等,以及语义上的连贯,有助于读者理解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整个语篇的意义。比如,通过一些连接词如 “but”, “however”, “therefore” 等,学生可以判断出句子之间的转折、因果等关系,进而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在人教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信号词,如“however”, “but”, “therefore”, “in addition”等。这些信号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脉络。例如,“however”表示转折关系,“therefore”表示因果关系,“in addition”表示递进关系。通过分析这些信号词,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在阅读课中感受文本,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实现阅读的教学目的,形成真正有效的阅读课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段落内部信息点的相互联系,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例如,在一篇记叙文里,不同段落可能分别描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每个段落中的关键信息,然后分析这些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起因段落中可能提到了人物的背景和动机,经过段落中描述了人物的行动和遭遇,结果段落则展示了事件的最终结局。通过分析这些信息点的相互联系,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主题。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学生只有清楚地知道阅读的目的、自己的阅读水平以及各种阅读策略的适用情况,才能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选择和运用合适的策略来提高阅读效果、扩大词汇量、提高语感、增强文化意识,从而全面提升英语综合能力。

而语言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特别是非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初中英语的教学应该特别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英语语言学习中较难的环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掌握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分别从引入情景,课前活动,循序阅读和利用信号四方面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