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理念和方法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同时,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在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以下是对初中数学教学理念的几点探讨,旨在为指导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初中阶段的数学蕴含着许多基础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在学习数学相关知识点时,需要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在解题的过程当中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思考,不断的积累相关经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数学思想是一种对数学知识及规律的相关理解,而数学方法则是在解决具体的问题时所用到的固定方式,通过数学方法能够有效的反映数学思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将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融会贯通,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1.在备课中融入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日常备课时,对教学目标和方案的设计就要包含着许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将数学思想和方法与教学目标进行有机的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特别是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解题,能够对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更加直观形象的为学生展示出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产生的问题,促进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从而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并且对数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整体的认知。
2.在教学中融入数学思想和方法
初中时期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要能够明确认识到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教师在授课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相关探索研究来解决问题,才能够真正的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进行教学过程当中,要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在解题的过程当中,帮助学生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突出问题的主旨。
初中阶段学习的很多数学内容都源自于生活,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当中,要能够将学习的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所学的内容来解决生活当中遇到的难题,从而进行有效的实践。
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引入相关数学史,对学习当中遇到的相关数学概念及公式定理进行深入的讲解,学生能够对其产生深刻的理解。对于不同的数学公式定理所形成的相关过程进行全面掌握,加深对于相关定义的理解,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相关数学定义的同时,有效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学时引入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图像进行结合,更加直观的在学生面前展示,学生通过观察图形,能够在视觉方面产生一定的冲击,从而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并且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了相关数学知识定理之后,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内容进行不断地巩固,更要对学到的数学概念定理进行整理,在对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分类讨论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科学的分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并且能够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对不同阶段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套适应自身学习的方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较为活跃,但相关基础知识相对缺乏,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并不断进行巩固,在教学当中,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之间的关系,熟记相关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问题的不断探究中来获取新的内容。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与大胆尝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以自身掌握的知识为基础,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遇到较难的数学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转化思想,化繁为简,并且再转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当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可以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运用己经掌握的知识内容来解决未知的难题,学生先对问题有基本的理解,教师再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并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进而对数学规律进行整体认知,并将转化思想应用到解题的过程中。
二、站在系统的高度进行初中数学教学
教师需要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以下是如何做到站在系统的高度进行备课和教学的做法。
1.整体性教学设计:通过分析模块、预设模块、操作模块以及评价模块这四个大板块来循序渐进地将新知识与旧知识产生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联系,并将碎片化的知识点汇聚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2.大单元教学:开展大单元教学具有整体性、连贯性和层次性特点。教师应对各个相关因素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系统性学习方法:学生需要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培养逻辑思维、强化练习与应用,这些都是系统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4.系统思维能力的培养:系统思维是教育和教学的重要技能,有助于培养核心素养。教学中应采用结构主义、系统思维层次模型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理论基础,来构建和实施教学策略。
5.导引式教学:帮助学生“看到全貌”,通过梳理相关领域的网络图,使教师明确知识内在联系,并把网络图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6.导图法指导:指导学生“标记路径”,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标记自己的掌握相关学科内容的达成路径,实现学习的转化,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7.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减轻学习压力,使得知识易于学生理解。
8.系统论教学设计:将教学过程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教学前对要素进行设计,并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按照预设的步骤进行。
9.数学整体教学设计: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观念系统进行整体考虑,使新知识与原有的相关知识相联系,并把这些有联系的知识点重新组织为一个大的知识组块。
10.学习设计:将学生看作设计中的主体,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描述,并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随时做出教学的调整。
通过这些方法和策略,可以站在系统的高度,不仅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核心素养的发展,从而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