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实验·中海小学】日本千叶大学工学研究院副院长小林范久教授莅临我校做科学教育交流指导
小林范久简介:日本千叶大学工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国际光电功能材料、半导体光电子器件领域权威专家,主要从事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研究。国际上首创金属可逆电沉积电致发光技术,开发出具有多态光学响应的电化学双模显示系统,构建全球首个生物有机薄膜晶体管存储器。创立"生物模板光电子学"交叉学科,获ISJ成像技术大奖等55项荣誉,推动电子纸技术向低功耗、高色域方向革新。其研发的DNA-稀土杂化发光材料体系被Nature Reviews Materials专题评述为"光子学里程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月11日上午,日本千叶大学工学研究院副院长小林范久教授一行访问我校,双方深度交流科学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为我校科学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吉林大学段羽教授、陆春伶、李旭明老师,净月区科学教研员赵慧婧,中海小学杨波(女)、周莹、王琳三位副校长,及师生代表陪同参观、座谈。
小林教授一行先后参观了学校众创空间、森林·乐之谷、中海农场,及各功能教室等,近距离感受到中海浓厚的科学教育氛围和独特的校园文化建设。小林教授感慨:“中海小学是我见过的最为卓越的学校,孩子们充满奇思妙想,教师专业热情,学校深耕科学教育......这是长期注重科学素养培养的有力体现!”
在“森林·乐之谷”,小林教授看到了各种特色的动植物、师生亲手搭建的东北窝棚、学生设计建设的气象观测站……不禁连连赞叹,感受到中海小学“时时有教育,处处皆科学”的育人理念!
在四楼众创空间,大家欣赏了学校科学课程上海娃的手工作品:四年级学生探究声音奥秘制作的科学小乐器、三年级学生饲养蚕宝宝抽丝剥茧制作的蚕丝扇、六年级学生利用吸管搭建的塔台,二十四节气“清明”主题课程制作的艾草膏和艾草锤。
小林教授一行还观看了海娃们的几项代表性学习成果:第76届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牌获得者王一辰展示了他的发明作品;全国中小学生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超级工匠项目金奖获得者段馨宁、潘沫豪、张孝祺,以团队形式做展示。孩子们介绍了参赛经历及作品的设计理念、制作过程,并现场演示了操控小车过障碍;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无人机精准操控项目银牌获得者冯一航、宫尔淳也带来精彩的航模表演,赢得了客人们的高度赞扬与认可。
随后,大家来到会议室进行深入座谈。我校作为全国优秀STEM教育学校、吉林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科研示范基地等,一直致力于科学教育的创新实践。隋丽德组长以《在儿童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中海特色“科学+”创新实践》为题,简述了我校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团队建设、空间使用、课程开发和获得成果等。
同学们也抓住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纷纷向小林教授提出了关于科学实验、科学阅读、 发明创造等方面的有趣问题,充分彰显了海娃们自信大方、善于思考探究的优秀素养。
作为国际光电功能材料、半导体光电子器件领域的权威专家,小林范久教授对孩子们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他勉励孩子们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保持浓厚的兴趣,善于提问、求知,不断探索实践,在生活中寻找答案。
座谈最后,校领导聘请小林教授为中海小学“科学教育荣誉导师”。自此,学校以科学教育为桥梁,开启国际化交流的崭新篇章!
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于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此次与科学领域权威专家的面对面交流,将激励海娃在学习空间里不断探索,引领科学教师在教育之路上不断超越,拓宽我校科学教育的研究视野,促进学校科学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培养未来科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