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实验·中海小学】城乡教育弦歌起 共赴杏坛春日行——我校承接“净月乡村共同体”教学研讨活动圆满结束
“雪融新雨润,风拂旧寒轻。”四月的东北,虽寒意尚未褪尽,但春的气息已在悄然间弥漫。在这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时节,净月教育也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交流活动。4月1日,长春南湖实验中海小学再次敞开大门,热情承接净月区乡村共同体教师指导活动。作为净月区乡村共同体的指导基地校,我校始终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担当,积极投身于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中。
课堂燃慧火培训筑师基
本次活动中,学校全面开放常态化教学课堂,充分考虑低、中、高年级的教学差异,精心筹备并开放了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低中高年段共6节示范课,为乡村教师们展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效的教学方法,提供直观且实用的教学借鉴。
张馨月老师执教的《树和喜鹊》第一课时,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巧妙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打开了充满趣味的语文学习之门。精妙合理的教学设计、积极活跃的生本课堂、丰富多样的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理解“孤单”这一课文环节,张老师引导学生们结合自身经历分享感受,引导孩子们娓娓道来,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段婧婧老师的《我变成了一棵树》一课,层层递进,逻辑严谨,思路清晰,以理解文本内容、发掘想象方法为主线,以参与实践、练习运用想象方法为辅线,把文本学习、知识习得、实践迁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段老师通过多个学习活动,圈画、交流文中有意思的内容,从学生角度走进语言世界,抓住重点段落、词句,与作者一起畅游想象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的同时,梳理总结出想象的方法,了解“变身”想象的奇妙。
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的导读课上,勾黎黎老师凭借新颖的教学思路,营造出活力满满的课堂氛围。课堂伊始,勾老师别出心裁,借助AI技术塑造孙悟空这一经典角色,以连线互动的方式,引领学生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名著的热情。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感受到古典名著的深邃与厚重,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上掌握了阅读经典的实用技巧,实现了阅读品质的全面提升。
何志明老师执教的《三位数笔算减法》一课,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生长点,通过画一画、拨一拨、算一算等方法,学生经历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整节课何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勾连,循循善诱,步步深入,帮助学生探寻运算方法,理解运算本质,感悟运算的一致性。
在《买文具》一课中,刘瑞雪老师立足学生熟悉的买文具情境,引导他们借助已有的经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在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同学们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解释计算的道理,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整节课通过观察、比较、辨析、说理,体会乘法运算的本质是计数单位的累加,突出对知识本质的把握。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通过参与和体验数学活动逐步积累的。吴铁英老师执教的《露在外面的外》一课,采用"启发—探究—研讨—总结"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和发展机会,鼓励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和小组合作等方式,亲身经历数学结论的推导过程,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整堂课教师为学生创造充足的探索空间,引导他们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丰富学习体验,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课后,我校学年主任、语文学科委员会主任王文翠老师以《小课题研究助力教师成长案例分享》为题,面向共同体各校领导及教师开展专题讲座,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乡村教育注入科研活力。
讲座中,王老师立足乡村教育实际,从“小课题研究的意义”切入,强调其“扎根课堂、服务学生、赋能教师”的核心价值。以实践案例《如何提升学生的书写素养》为蓝本,生动解析了小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从问题诊断、文献研读到家校共育评价书写情况,再到课堂实践、数据对比与成果推广。通过真实数据对比与案例视频,展现了学生书写规范性、家长参与度的显著提升,以及教师团队从“经验型”向“反思型”的蜕变。
王老师指出,小课题研究是乡村教师“低门槛、高实效”的成长路径。例如,在资源有限条件下,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书写姿势、分析作业样本等“微行动”,结合乡土文化设计趣味书写活动,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思维,为乡村课堂改进不断提供可操作的范式。
本次活动不仅是经验的分享,更是教育共同体的深度联动。我校将持续发挥科研引领作用,与净月乡村各校共研共进,以“小课题”撬动“大变革”,助力乡村教师成长为“思考的行动者”,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课堂开放与教师培训活动,紧密围绕净月乡村共同体发展需求。不仅为乡村教师带来前沿教学思路与实用技巧,还增进校际交流,凝聚发展合力,助力乡村教育在优质均衡发展道路上稳步迈进。
矢志助乡教笃行绽芳华
自2020年10月29日“净月区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共同体”启动仪式盛大开启,长春南湖实验中海小学便率先深度融入这场乡村教育革新浪潮,一路乘风破浪,用行动诠释着教育的初心与使命。我校共送课、送教、送培达63人次(三年疫情期间,曾以线上教研等形式进行),共覆盖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多个学科。
学校通过送培、送教、送课等多元化方式,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助力乡村教师实现从理念到教学方法的全面蜕变。这些活动,让乡村教师接触到最新教育理念与优质教学资源,帮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提升教学水平。
线上教学的浪潮中,我校同样积极作为。借助网络直播课、线上探讨等形式,打破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壁垒,让优质教育资源如灵动的音符,跳跃进乡村的每一间教室。每一次的线上交流,都是知识的传递、智慧的交融,不断推动着乡村教育教研水平稳步提升。
各类重大的学科活动与教师培养培训,我校也始终向乡村共同体学校的教师们敞开怀抱。在这里,乡村教师们能够与前沿教育理念接轨,参与教学观摩,聆听专家讲座,在磨课研课、学术研讨中不断拓宽教学视野,提升教学技能。
在这近五年的时光里,长春南湖实验中海小学充分发挥共同体研究指导校的关键作用,以科学引领为笔,以经验分享为墨,描绘出乡村教育发展的动人篇章。未来,我们也将矢志不渝,继续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深耕,为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